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8月 8, 2021的文章

20210814_隔離日記day9

我今天看了斯卡羅,但不是很專心的看。 可能前面兩集要塞的資訊量太大,而且我光就看劇本身,其實看不太懂當中各個族群的糾葛是什麼。 我覺得近幾年台灣的電影跟電視劇有個我越來越無法忍受的點,就是台詞很生硬。 時裝劇好像為了創造金句,塞一些平常人根本不這麼說話的句子。 不然就是很容易塞一些資訊,很明顯感覺得出來這句台詞是為了告訴你接下來的劇情。 不過我應該還不會棄追。至少我覺得讓各個族群都用自己的語言登場,還蠻讓人感動的。但每次都要靠這種有點民族主義式的支持,到底還能走多遠呢? 但是,總比結束後不小心轉到的 Fox Movies ,看到講著英文的花木蘭最後信奉的價值是「孝」,好很多了。

20210813_隔離日記day8

圖片
今天影集戒斷一下,本來想開始看新一季的 Handmaid's Tale 。 好像可以講講這次去紐約自然歷史博物館(AMNH)時看到針對門口雕像轉型正義討論的展覽。 AMNH 門口有個美國總統羅斯福被一個黑人與印第安人抬著的 雕像 ,這個1925年的委任製作一直到1940年才正式被安置在博物館門口。當時的想法是呈現羅斯福眼中大團結的世界。羅斯福跟 AMNH 的淵源很深,他的父親是博物館的創始成員之一,羅斯福本人也是一個愛好自然的人,他任內也劃定許多美國的國家公園與保留區。因此 AMNH 除了這個雕像外,大廳也是以羅斯福命名的。 當然這麼明顯呈現種族階級的雕像一直具有爭議,70年代的時候就有抗議份子在上面潑漆。而現任紐約市長 2017 年開啟一項計畫,重新審視紐約市立土地上具有爭議的雕像,博物館也趁機提出了將此雕像移除的請求。不過這個行政過程相當的冗長,需要召開聽證會,並且提出具體怎麼處置被移除的雕像計畫。(無法想像美國有一個公園聚集各種種族歧視象徵的雕像?) 而關於這個雕像的爭議,博物館特別做了一個小展覽,在展廳之間的走廊。 是個很吃閱讀量的展覽,但是針對雕像本身的美學意義,雕像製作的歷史背景,以及時空變遷需要改變的解讀,都請了各方專家陳述自己的意見。仍是有藝術史的教授不覺得需要移除此雕像。也有一些參觀民眾的意見,有些也認為加上說明就足夠。 其中有個專家博物館學教授說得很好,他說博物館本身就不是一個該簡化敘事的地方,應該讓它變得複雜。 另外,像是一些有問題的 diorama 展示,博物館也在玻璃上加上了新的闡釋與教育文字。像是荷蘭殖民者與印第安人在曼哈頓的接觸與交流,對當地印地安原住民的描繪出了哪些問題。 這次我來紐約,很強烈地感受到,在很多線上座談的場合,除了自己的名字後面加上了自己希望如何被稱呼的代名詞,也很多人在自我介紹的時候會說一段我現在站在 Lenape 被竊取的土地上。(Lenape是紐約當地原住民的稱呼) 。聽多了其實覺得有點惺惺作態,但是在轉型正義還沒完成之時,這好像是不可避免的一種手段。總之,最後可能還是可以歸結一句:都是白(男)人的錯。而雕像終於在今年六月決議要移走,但是離真正被移走可能還有一段時間吧。

20210812_隔離日記day7

我今天早上把 Succession 第二季嗑完了,有猜到不爆雷,張力真的很夠。推推,歡迎瞭解非常 entitled 的富白人世界。 然後我下午整個軟爛,從 T 推薦的那個關於影集大家衣著的 YouTube 一直繼續看下去,大概是個床上的植披狀態。 超級沒有生產力的一天,但為什麼我要為沒有生產力而感到罪惡感呢?沒想到莫名地隔離期已經了一半,我覺得還蠻好的,每天定時打開房門就有飯吃,也可以因為隔離而不用移動,根本是我的理想生活。(好,希望再七天後還是這麼說。)

20210811_隔離日記day6

又到了我時差很睏的時候,是說一般人也可能十點半是差不多該睡覺的時間。 我在猶豫今天要寫我參觀紐約自然歷史博物館做的一些關於轉型正義舉措, 還是吃了兩個健身便當的心得。 但最後我決定碎念一下紐約州長 Cuomo 因為被十一位女性指控性騷擾而下台的新聞。Cuomo 去年COVID-19期間因為每天簡報爆紅,還有奶頭環,又跟在媒體業的弟弟嗆聲。但後來涉嫌掩蓋養老院病例與死亡數,又陸續有人跳出來指控他性騷擾。最後終於在今天出來宣布辭職。 老白男的說詞令人翻白眼:抱歉我的舉動讓你誤會了。哪種表示友好的舉動會抓胸部?這也是我無法理解為何今年年初有一大堆人支持川普。 雖然有點跳躍,但是我好想睡,只想靠腰:台灣人快點停止崇拜白男人吧!

20210810_隔離日記day5

今天想來分享一下昨天本來想講的內觀。 從昨天起又開始恢復內觀。很多人不知道內觀是什麼,大致上可以理解是一種冥想的的系統與方法。 大概國小的時候,我就有接觸冥想的經驗。我爸是清海無上師的信徒,所以他有的時候會帶我們去他的道場,但大多時候我都在那邊的竹林玩,蹲著好奇地上的洞裡面到底住的是什麼生物。我記得有一次爸爸教我打坐,其實整個過程我都在發呆,在結束後爸爸碰了我的膝蓋叫我,但我不敢動,以為被發現我在發呆,結果爸爸以為我入定了。現在回想起來有點荒謬,可是是我與父親少數的幾個相處回憶之一。 我一直想學冥想,可是好像一直機緣未到。後來朋友推薦我內觀,所以在我要正式到 TCAC 上工前,成功參加了這個可以說是冥想營隊的十天練習。這十天內需要按照一個時程表生活,不看別人眼睛,不說話,不與外界聯絡,練習的目標就是冥想一小時。也許有人覺得十天不能說話,不能用手機是種考驗,但我其實蠻習慣不說話,也沒那麼依賴手機,所以進去前就沒有很害怕。 在這十天內,我第一次強烈地感受到身體與情緒的直接連結。我記得第一天只是盤坐且聆聽類似一些基本守則的時候,我莫名地恐慌,無法忍受盤坐帶來的疼痛,而那個恐慌帶來快速的心跳且血流加速。這種持續反覆地在後來幾天出現,我才意識到,我其實很害怕失去控制。而我對自己意識所寄居的這具肉身竟是這麼地陌生。還有另外一次,由於不能說話,每個人洗澡的時間跟洗澡的浴室都是固定的。但是不知道為什麼,輪到我洗的時候,該我使用的浴室竟然有人在使用。我煩躁地等著浴室裡面的人出來,那種煩躁程度大概就是,我在7-11排隊結帳有點趕的時候,前面剛好是一個慢慢掏零錢湊零頭的人那樣。但也就是這種程度的焦躁,讓我接下來的那次內觀非常難以專心,很明顯地感受到呼吸的粗重。不過很可愛的是,當我們完成十天練習可以說話的時候,那個用錯浴室的朋友有來說對不起。 真正的考驗是出關後的練習,內觀希望出關後,每天早上跟晚上都還是可以各練習一個小時。但是我覺得真的很難做到對這件事情這麼堅持。我從2017年底參加完後,一開始有試著堅持每天至少一小時,但是後來就斷斷續續。去年二月到今年二月應該是我最有毅力堅持的一年,幾乎每天都至少有做半個小時。有的時候,心太亂的時候,真的連靜下來五分鐘都沒有辦法。 我想這就是內觀帶給我最大的禮物,我更為覺察自己的狀態,不管是身體的或是心理的。更理解,身體與情緒每天都在變化,不必太為執著...

20210809_隔離日記day4

今天很廢,開始寫結案報告了,但花了更多時間看《繼承之戰》(Succession)。每個角色都寫的很棒,但每個角色都很讓人討厭。從來沒有一部劇找不到一個喜歡的角色,卻還可以一直看下去,實在比昨天更廢地看新的 Gossip Girl 好太多了(什麼跟什麼比,簡直髮指)。感謝 V 推薦。 這篇有點濫竽充數,本來想寫一下我早上又開始恢復內觀了。但是,我現在時差來襲萬分睏頓。明天再寫內觀吧。

20210808_隔離日記day3

今天臉書跳出回憶,八年前的八月八號, 是我人生中第一次買單程機票。對,是去紐a。那時候可能是我人生最為快樂的時期,像是我跟 D 說的,收到 NYU 錄取信至剛到紐a 的期間,是純粹黃色的記憶。前幾篇有一篇說到,紐a就像是念念不忘的渣男前男友,總是會想回去他身邊。記得去年年中忘記跟誰聊天,還信誓旦旦地說我不想念紐a。搞得這次回去前,好像是口嫌體正直。 不過其實事情沒有這麼簡單,我發誓,這次回去不是因為想念,而是覺得好像到了該停下來想一想接下來要幹嘛的階段,於是想說申請駐村是個好選擇。文化部策展人的駐村就只有紐約 ISCP 跟巴黎西帖的選項,我想說在疫情中(儘管我當時天真地以為去年年底疫情就會平緩),去自己熟悉的城市會比較安心。加上不知為什麼,巴黎對我來說不是特別有吸引力,因此只填了 ISCP,也很順利申請到了。 要出發前,也跟很多人聊到接下來去紐約駐村的計劃,大家好像覺得我膽子很大,敢在疫情肆虐的時候離開那時還很安全的台灣。其實我也不是膽子大,我只是很好奇,好奇世界上90%的人在經歷的是什麼樣的現實。所以工作的事情告一段落後,我就立刻出發了。我抵達的時候是三月底,儘管那時疫苗已開打,美國病例數依舊創下新高。 出發前,疫情跟疫苗對台灣還是很遙遠的事情。也還有很多人不認為需要打疫苗,或是略帶懷疑。我降落後第二天,紐約就宣佈30歲以上可以打疫苗。看到朋友瘋狂刷名額,還出動電競滑鼠,我也腦波弱地跟著刷。強運的我也迅速刷到位子,四月十號就打了第一劑輝瑞-BNT。 三月時候,台灣入境美國是不需要隔離的,紐約的餐廳也都已經開放30%內用。但是我的宅性發作,在J家可能自我隔離了三四天。記得第一次出門走在 Williamsburg 街頭的時候,亞裔仇恨攻擊事件讓我略顯緊張,自己的心理上有一種很明顯 outsider 的感覺。漸漸地,或許是因為天氣轉好,或許是疫苗覆蓋率逐漸上升,街頭的活力已經明顯回來。我也在兩劑疫苗後比較常出門走踏。 NYU 附近的確比以前荒涼許多,走在校區的我,終於忍不住坦誠,其實還是蠻想念紐約的。在這裡的每一天都是時不時發作的生存焦慮,但是卻又無比的自由,每個人都用自己的樣子活著,再瘋都沒有人在乎。曾經的我因爲那種沒有人在乎感到寂寞,可是現在的我已經比較會跟自己相處,也就不再抗拒沒有人在乎。因為到頭來,我們都還是跟自己相處最久。然後紐約會讓你發現,自己到底在逃避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