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Jan./Feb. 看的書
*大滅絕 許靖華
我也不知道為什麼突然很想看這本書,
在書中還看到了我爸的筆記。
重點是我還看不太懂他的筆記,
卻也沒有機會問了。
作者雖然是個作研究的學者,
但寫起有關一個科學發現的書卻不會讓我感到枯燥。
讀起來的感覺像是好像偷看到結局又不太確定的小說,
一直欲罷不能的跟著作者抽絲剝繭。
他反駁了達爾文物競天擇的武斷,
針對恐龍滅絕的原因作了詳實的探討。
物種的消失並非單純的只是競爭的結果,
更多的是因為災變。
而災變的隨機,
很難讓人將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合理化。
達爾文主義與新自由主義的結合,
深深地影響了二十世紀世界的樣貌,
跟著這本書我們也許能有更多的反思。
*天地有大美 蔣勳
除了在國文課本外,第一次讀蔣勳的書。
離職前做的最有意義的事情
就是去前公司舉辦的講座聽他講美。
這本書從食衣住行四個方面來談美。
我想傳達了美不是一種刻意的追求,
而是叫你認真的生活。
內化在我的生活中最深刻的是:
當你有快的選擇時,你選擇了慢,這就是一種美。
(不過上班日我還是做不到)
*轉山 謝旺霖
真的是很瘋狂,
他的故事告訴我:人生不過就是一連串的陰錯陽差。
隨性丟的計劃當真的要發生,
不可置信的情緒大過於一切。
我想也是帶著不太有防備的心去完成他的旅行,
才有更真實的感受。
而且剛好我是在雙鐵環島完讀這本書,
對比之下,
即便我們騎了一段毫無路燈的台九線,
相對於他的經歷也是蛋糕一塊。
看完很想去西藏,但我想不會是用騎腳踏車的方式。
*找路 林克孝
也是以莎韻之鐘當作引線的作品,
雖然故事有意想不到的結尾。
不過更讓人感動的是人與自然關係的一種省思。
裡面有很多情節跟不一樣的月光有點重覆,
害我邊讀邊想起電影中的畫面。
作者傳奇地在人生中謝幕,回歸到他最愛的山林。
*崩世代 - 財團化 貧窮化與少子女的危機
林宗弘 洪敬舒 李健鴻 張烽益
當你覺得這個社會出了問題,
而你又不清楚到底是哪裡的問題。
特別是當你做的要死要活,薪水卻一直沒有漲。
不太敢生小孩,因為沒有信心和能力養。
老一輩又只會說你不夠努力愛抱怨時。
不是說我個人有能力讓我有錢付小孩的安親班費就夠了。
我們活在一個社會裡,無法獨善其身,
不應該放棄任何一個改變的契機。
*東西的故事 安妮雷納德
(the story of stuff by Annie Leonard)
曾經我也對深處的世界感到理所當然,
當我認真地將垃圾分好類,做好資源回收。
我就已經對地球進了一份心力。
這本書給了我一記大大的耳光。
雖然是講環保的書,但絕對不會枯燥,因為你太渴求真相。
看完了也不是要強迫你當一個激進環保份子,
只是能在你有能力做決定影響這個世界時,多一些考慮。
*此時此地 艾未未
我以為這本書會在大陸被禁,沒想到沒有。
買了以後看完發現其實沒有碰觸到什麼太禁忌的話題。
他對攝影的觀念很特別,認為是最失去真實性的一種藝術手法。
的確我們只看到了被拍下來的東西,那沒被拍的那些,
是不是就是被遺忘了?
還有一句話我要牢牢記住:
生活是每個人走向自己的地方,在自己願意的心情中去做事情!
*金山 張翎
老王說很好看的時候,我有點懷疑,
再加上他的塊頭不是普通的大。
但是當我翻開,裡面的角色卻一直抽動的我的情緒,
就像故事中一開始不在意,
後來卻無法停止挖掘祖先故事的角色。
在歷史的框架下,再多的悲歡離合都顯得渺小。
一個亟需勞力的國家,一個衰敗中的國家。
一個需要生存的家庭,一個跨不過的海洋。
不過有些情節我覺得有點匪夷所思,
例如跟印第安人那段,
覺得有些刻意要去提到這個族群的感覺。
但是大部份情節都還是很逼真,看完了會想去開平看碉樓。
如果要我很坦白地說,
我會說是一個青少年叛逆期的無病呻吟,
很多人都有也都會。
但是我們很少這麼誠實面對自己,
愿意在經過以後再剝開自以為是檢視,
而且可以用文字記錄下來。
而且最後他找到了自己的夢想,愿意為之努力,願意擁抱家人。
還蠻感人的~
我搭捷運的時候看這本書
認真到吸引一個女孩好奇地問在看什麼,因此被宅男當作購書首選。
留言
不是講賽局理論的,是以經濟學的角度探討公平原則!尤其今年台灣發生的一連串事件(Ma案, 進口牛肉, 都更),迫使人們思考事件的背後價值時,挺發人深省的一本書。不過有點傷腦 :p
期待!!